中医药与微生态
1.主要从中医的四诊八纲整体出发,着力探讨微生态及其与宿主代谢关系的中医证候学研究及方证相关研究;2.以肠道菌群为靶点探索中医药的作用机理研究;3.进一步加强方法学研究,建立标准化的人体微生态研究方法、标准化的动物模型和数据库;4.积极推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医疗保健价值的微生态调节剂;5.努力促进中医药与微生态研究向专业化、国际化发展,积极推进中医药与微生态临床医学建设。
中医药与微生态专业委员会与中药发酵研究专业委员会主要区别是:1.理论依据不同:中医药与微生态专业委员会主要以中医整体观念四诊八纲为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着力探讨微生态及其与宿主代谢关系的中医证候学研究及方证相关研究,而中药发酵研究主要依据生物化学理论及方法从事中药发酵反应及其相应化学成分变化及其机制的基础研究。2.研究领域不同:中医药与微生态专业委员会不仅从事中医药与微生态关系的基础研究,同时也开展微生态与中医证候学及方证相关的临床研究,中药发酵研究主要从事中药发酵反应及其相应化学成分变化及其机制的基础研究;3.研究目标不同:中医药与微生态专业委员会不仅积极推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医疗保健价值的微生态调节剂,而且还将努力促进中医药与微生态研究向专业化、国际化发展,积极推进中医药与微生态临床医学建设,而中药发酵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开发中药新药。
人体微生态是人体内的微生物生态群落,也是近年来发现的“新器官”,它在维持人体健康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微生态与宿主间有着全面广泛的相互作用机制,微生态失衡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它是宿主消化吸收、免疫反应、物质能量代谢的重要维持者,直接或间接调控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和大脑等器官功能;另一方面,人体微生态失衡与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同时也是药物代谢、微生物耐药的中间站,并且随着年龄增长,微生态不断变化,与人的衰老、寿命息息相关。目前人体微生态与健康和疾病研究正在引发生命科学、医学、药学、机械、信息等领域的重大变革。人体微生态“新器官”的确立,翻开了生命起源、进化、发育等科学问题研究的新篇章,颠覆了医学上关于感染、肝病、肿瘤、代谢等重大疾病的传统认识,催生了药物研发新靶点、新途径的应用,激起了科学研究、临床诊断相关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浪潮,推动了大数据分析、信息产业的发展。
全球各国都高度重视人体微生态研究。近10年,欧盟已先后启动2项人体微生态研究计划;美国NIH也先后启动了2项人体微生态研究计划,并且美国政府于2016年启动“国家微生物组计划”;加拿大、日本、法国、新加坡等也分别实施相关计划,投资数十亿美元,试图在研究人体微生态、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同时,撬动医药、设备、信息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点。我国是人体微生态研究起步较早、成果突出的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973项目”、“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大力支持人体微生态的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开发和资源平台建设。
数十年来,大量有力的研究证据表明人体微生态主要通过多个潜在机制在人类健康和疾病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微生物菌群可提高食物来源的能量摄取,增加营养获取,改变食欲信号传导。微生物菌群提供了人类基因组中所不具有的丰富的代谢基因信息,并为人类提供独特和特异的酶和生物化学通路。其次,对宿主有益的大部分代谢性微生物过程主要参与营养物获取或异生物加工,包括未消化的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和维生素的生物合成。其次,人类微生物菌群还提供了物理屏障,主要通过竞争排斥和生产抗菌物质来保护宿主免受外来病原体的侵袭。最后,微生物群在宿主的肠黏膜和免疫系统的发育中是必不可少的。例如,无菌动物中有多种免疫细胞异常、局部和全身淋巴结构缺陷、脾脏和淋巴结形成不良、细胞因子水平异常。对无菌动物的研究表明,微生物群的免疫调节功能主要参与促进免疫细胞的成熟和免疫功能的正常发展。此外,研究表明共生微生物菌群在许多疾病的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如感染性疾病、肝脏疾病、胃肠道恶性肿瘤、代谢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精神或心理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用这种思想来研究、认识人体的结构、功能、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防治的关系,微生态学与中医药学在原理上有诸多相似之处,越来越多的中医学者将微生态学引入到中医药研究之中。微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与中医药学理论如整体观念、阴阳学说、邪正盛衰等存在着相通之处,大量的临床研究也显示中药具有调节微生态平衡的作用,中医中药与微生态的本质联系逐步将被揭示出来。因此有学者认为,微生态学的崛起使中医学有了与之共鸣的学科,两者在观念上和理论上具有一定的统一性,这为正确认识与发展中医学提供了新的科学思路与方法,并使现代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在中医学研究中有了用武之地。中医药与微生态专业委员会核心成员:顾问:孙申田,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国医大师;南征,长春中医药大学教授,国医大师。负责人:宋福印,男,1963年10月出生,主任医师,中医学博士后,中医气血脉形辨证、气血精神辨证理论创建人。北京市优秀名中医,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突出贡献专家,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原院长现名誉院长,北京市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宋福印基层老中医传承工作室专家,北京市级第六批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北京市东城区知名中医暨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医养结合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常务委员等。
宋福印主任从事中医临床和科研工作4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显著的临床疗效。先后主持完成“国家新药基金”——延参健胃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研究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毒损脑络在糖尿病性脑病中的致病机理及益气养阴解毒通络法的研究等6个项目的科研工作,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等科技进步奖8项,在各级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补中升阳兼清热化湿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与基础研究”,1999年7月荣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延参健胃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研究”,2002年3月荣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5年1月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代表著作《气血脉形辨证理论与临床》、《气血精神辨证理论与临床应用》等。上述2个项目于2021年10月被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评选为优秀课题。其中《气血脉形辨证理论与临床》一书2023年3月荣获2022年度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学术著作奖一等奖。自2021年10月至今已经以“气血精神辨证理论与临床应用”为项目名称,连续申报并成功举办了2020年度(T20203301690)、2021年度、(T20213301007)、2022年度(T20223301008)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
宋福印主任擅长运用独创的“气血脉形辨证”、“气血精神辨证”理论诊治内科疾病尤其是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和脾胃病。在出色完成各项业务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中医药养生科普宣传工作,先后应邀到新华社、中国科学院、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及国外等讲座、讲学100余次,组织、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60余次,2010年荣获搜狐健康科普最佳语言奖,2017年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专家称号。
宋福印主任不仅具有中医医院管理工作的经验,还有长期从事幽门螺杆菌与胃肠道疾病和中医证候研究以及新药开发的经验和经历,有连续三年承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和组织承办国际、国家级学术会议的经验和能力,能够承担起中医药与微生态专业委员会相关领域的组织协调工作。核心成员:唐启盛: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首席专家、博士研究生导师、原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学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学会常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重点专科抑郁症协作组组长、北京市中医学会脑病专业副主任委员,第二届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联合会老年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药品价格评审评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中药新药评委、国家第九届药典委员、国家药品基本目录编委、国家自然基金初审评委、中华中医药学会奖科技进步终审评委等。主要从事中风病、老年期痴呆以及抑郁症、焦虑症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并对头痛、眩晕等治疗有独特见解。发表文章400余篇,出版著作18部。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次,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学科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一项(部级),国家中医药管局中医药基础研究(部级)一等奖一项等。
朱宝利: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1985年毕业于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生物系;1992年北京农业大学理学博士。1995年至1998年在英国剑桥Babarham Institute从事博士后研究;1999年至2000年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参加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工作;2001至2006年应聘任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儿童医院研究所助理研究员;2006年回国后,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聘任为研究员,同时被聘为博士生导师。在国外工作学习期间,分别在Nature、Science、Genome Research等国际一流科技刊物上发表了20多篇论文。主要从事病原微生物基因组学及环境微生物基因组学的研究;人类遗传病及癌症基因组学的研究;环境基因组及病原微生物基因组DNA检测芯片的研究与开发。先后担任1、北京市科技计划研发公关类项目“长链二元酸高产菌株热带假丝酵母菌的比较基因组学”负责人;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生物能源相关微生物元基因组及功能基因开发的基础研究”负责人;3、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肠道微生态与感染的基础研究”——课题2“肠道微生态菌群结构多样性分析和功能基因筛选”负责人;4、86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特殊环境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课题1“特殊环境微生物元基因组技术”负责人;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多杀菌素(刺糖菌素)基因簇的克隆及基因工程菌的构建”负责人等。
闻 杰: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微生物与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及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4项,课题分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各1项,厅局级2项,主编参编学术著作8部。现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医养结合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药理学会、中国免疫学会终身会员。
张玉杰: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教授,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审评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补充检验方法审评专家;世中联中药化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世中联中药上市后再评价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中药协会中药质量与安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药杂志》和《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编委。主要从事基于药物代动力学理论和技术探讨中药方剂和证候的基本问题,包括发酵中药药效物质和配伍机制,中医证候内涵及中药方剂质量质控方法研究、制药新技术研究、中药材质量控制方法研究。王垂杰: 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辽宁中医药大学教授。1983年毕业于辽宁中医学院,曾师从全国脾胃病名医李玉奇、栗德林教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1993年曾在日本昭和大学医师部进修消化内科一年,1993年被国家教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1995年获得“首届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2000年获第一批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1千人层次。重点从事消化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特别是对各种慢性胃炎,胃癌前状态性疾病,功能性胃肠病,肝硬化等病的防治有较深入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完成包括国家"八五"攻关课题在内的省级以上科研课题5项,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二项,出版专著4部,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现任中国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辽宁省中华医学会消化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沈阳市中华医学会消化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张发明,2008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博士毕业,2011-2012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博士后,南京医科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后)导师。现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与微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消化分会常委。主要研究微生态诊疗先进技术,擅长肠道菌群失调相关性疾病诊疗、肿瘤化疗和免疫治疗后的肠道并发症、放射性肠炎、肠道菌群失调相关性癫痫等疑难病诊疗。专注肠道微生态的研究,成果显著,2013年,发表首例粪菌移植有效治疗克罗恩病合并难治性腹腔感染的案例。2014年宣布世界上第一台智能粪菌分离机器研制成功,2015年,提出并报道粪菌移植升阶治疗策略(step-up FMT)能为57%的激素依赖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脱离激素依赖,并与樊代明院士、吴开春教授等共同发起中华粪菌库-紧急救援计划向全国难治性肠道感染患者提供非营利性异地救援,2017年,建立中国菌群移植平台,作为公益服务平台为粪菌移植和选择性菌群移植(selective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SMT)提供长期评价,2019年张发明牵头中国(大陆、香港、台湾)28名专家组成的共识小组,采用国际指南规范,制定洗涤菌群移植南京共识(英语),于2020年在Chinese Medical Journal杂志发表。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材《临床医学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炎症性肠病学》、Elsevier出版社《Current Surgical Therapy》(第11版)等专著和《谁来拯救我们的肠道》等科普图书。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教育部归国留学人才项目、江苏省重大专项、江苏省十三五科教强卫工程领军人才等。
李晓波,药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副院长。1991年留学于日本富山医科药科大学并获博士学位,1997年日本富山医科药科大学药效解析中心做博士后研究,1998年归国,进入中国药科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兼任日本富山医科药科大学药效解析中心客座研究员;2000年7月入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现任上海市药学会理事,上海市药学会生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化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新医药博士联谊会理事,沈阳药科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中医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医学生物技术应用杂志》、《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亚太传统医药杂志》《AsianJournalofTraditionalMedicines》等杂志编委。主要从事采用现代化学分离分析技术、分子生物学和代谢组学等手段,进行中药及天然药物活性物质及作用机制、品质评价及质量标准等相关研究,生药资源评价与保护研究,以及微生态领域研究。主持完成“973”预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关键技术课题/候选药物课题、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重点课题、“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课题等科研项目20余项。获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2002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7年)。发表论文150余篇,获专利授权12项,参与编写专著及教材5部。
第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 提出了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求,也标志着国家健康观和相应政策的转变和优化。从疾病治疗到健康促进,推进健康老龄化、重视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运用技术手段推进健康治理现代化。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业界对保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管理方式等也发生了一系列转变。成立中医药与微生态专业委员会之后,将从生物、环境、社会综合领域的水平上,对人的健康给予促进,对疾病进行系统干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幸福生活的需求,提高人民幸福指数,助力健康中国战略。<br /> 第二,目前人类认识的微生物不足1%。一定程度上说,微生物群的功能形成机制及过程和驱动微生物群演化的动力等因素是一个待研究的“黑箱”。因而,微生态研究正成为新一轮科技浪潮的前沿阵地。美、加、日、法等国纷纷部署微生物组研究国家计划。我国在微生态资源、生态环境多样性、人群多元化、中草药医疗健康等方面具有优势和特色,但尚未有统筹布局研究计划和项目。这次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与微生态专业委员会的筹建意义重大,通过这一专业委员会的工作,能为中医药与微生态学的发展做出贡献,提供方案。<br /> 第三,1).中药与肠道微生物之间关系非常密切,但发扬和光大中医药事业和产业,还需要更多的科学证据和规范的诊疗标准。2).中医认为“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正常情况下,我们人体的肠道菌群数量、结构保持相对平衡,“正邪”相互制约和拮抗,维持着人体的正常的状态,但是当身体有害菌大量定植的时候,“正不胜邪”,人体就会产生疾病。通过中医药与微生态专业委员会的筹建,有望通过中药与肠道微生物之间的作用机制来阐释、揭示传统经典中医理论。3).在“药食同源”理论指导下,积极推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医疗保健价值的微生态调节剂,是促进中医药产业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br /> <br /> 中医药与微生态专业委员会规模:<br /> 中医药与微生态专业委员会总人数不少于300人,其中中国专家220人,国外专家80人。<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