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阳专业委员会:联系人: 刘立安 联系电话: 010-64215283 电子邮箱:657206355@qq.com
扶阳专业委员会
分支机构名称: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扶阳医学专业委员会
发展领域界定:第一,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百年讲话中有关传统文化复兴的号召,进一步保护好、发掘好、传承好、发展好扶阳医学的学术思想和技术方法以及优秀文化;推进扶阳医学学术与文化深度联动与融合,将中医药力量融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工作中。第二,在促进扶阳医学学术发展的基础上,加大流派传承人才培养力度,提高扶阳医学人才队伍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贡献率。第三,推动扶阳医学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不断适应当今疾病的变化而更新辩证施治的方法,发展新的临床理论与技术,推动中医扶阳理论、临床研究的系统化、规范化与标准化。第四,坚持扶阳医学主体性与时代性的同时,兼收并蓄,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大数据等进行多学科研究,探讨扶阳医学的多元化传承及产业转化路径,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珠海提出的推动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以及走向世界的指示。第五,以学术平台为载体,加快学科平台建设步伐,加强国内、国际交流合作,探索、优化符合扶阳医学学术特点的发展模式。第六,以扶阳医学学派发展为先导与典范,为当代中医药学派(64个)在新时代的传承、创新、发展探索新路径、新模式。
与其他分支机构的区别主要在于: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的大事,立足传承创新扶阳医学,加大扶阳医学理论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引进、充实、完善扶阳医学理论与临床研究队伍,推动扶阳医学创新与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以扶阳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为依托,专注于强化自身独特技术,以中医扶阳法脉等技术实践为引领,实现扶阳医学学术的推进,助力于健康中国建设中医疗资源的丰富与优化。作为扶阳医学传承、发展、传播的阵地,以扶阳医学学派发展为先导与典范,为当代中医药学派在新时代的传承、创新、发展探索新路径、新模式。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百年讲话中复兴传统文化有关号召,更好地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挖掘与传承扶阳文化,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在传承弘扬传统文化中的排头兵作用,肩负起向祖国大地乃至世界撒播扶阳的文化火种的使命。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为指导,推进扶阳医学学术与文化深度联动与融合,以中医药学术、文化助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珠海提出的推动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以及走向世界的指示,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大数据等探索扶阳医学产业转化的路径,推动及优化相关产业链的循环与发展。
(一)人员队伍构成
扶阳医学专业委员会的团队核心成员将由国内外知名中医专业的学术带头人、学科带头人或骨干专家组成,积极邀请专职从事扶阳医学研究与推广并做出突出贡献的一线专家参与,注重吸收热爱中医事业并做出贡献的中青年相关专家,以增强服务意识,促进学科发展。同时,扶阳医学专业委员会相关组成人员还包括基层社区工作者、中医技术研究人员和方法学专家、专家、治未病科专家及生产企业,从而形成全民参与的扶阳医学专业委员会团队体系。
(二)代表人物
孙永章主任医师、研究员,1963年7月生。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1987到1990曾在北京协和医院针灸科从事临床工作。后一直从事中医药学术工作,至今已30余年,参与博士研究生指导工作。发起、推动举办了七届扶阳论坛与五届扶阳医学大会,推动了扶阳医学学派在新时代的传承、创新、发展,注重人才培养,指导学生进行扶阳文明溯源、扶阳疼痛学等方向的研究。总主编《扶阳学派传承与临床应用丛书》,丛书包括《扶阳经方临证精要》《扶阳中药临证应用》《扶阳疗法临证辑要》《扶阳名家治验良方》《扶阳名家医案评析》《扶阳食疗法要》《扶阳经典辑校》《扶阳新论》等,编写、出版了《扶阳论坛(二)》到《扶阳论坛(七)》系列著作,参与主编《针灸处方解》《杰出青年中医成功之路》《周易与中医》《现代中医骨科学》等著作,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项。参加编著的《中国整脊学》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奖一等奖。发表及指导学生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研究涉及中医经典思维、名老中医经验、骨伤疼痛类疾病等多方面,代表文章如《医道中和——国医大师孙光荣临证心法要诀》《<国医大师孙光荣教授中和医派临床经验集>摘编》《人与天地相参思想是振兴针灸学的核心》《浅谈五输穴中国传统医学脊源性疾病史略》《气与系统功能及物质性的研究》《象思维的离析、贯通与中医理论解构》《刍议社会和思想变迁对<内经>学术体系构建之影响》等。主要观点包括:中医经典的研究必须扎根于中华文明,以传统文化滋源中医经典思维与理论的研究;扶阳医学研究与中华文明溯源研究紧密相连,且扶阳医学具有时代性,以扶阳医学为支点进行中医药学术的贯通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在扶阳思想框架下可以进行疼痛学、针灸学等学科的重构。
吴荣祖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第五批国家级名老中医师带徒指导老师,云南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从事中医临床30年,具备系统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对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研究较深,尤其对中药附子的临床研究颇具心得。撰写论文《附子通行十二经议》《四逆汤的临床应用》《麻辛附子汤的临床应用》《六经主气与伤寒的传变》等40篇。完成昆明市科委课题1项,获昆明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对中医肺脾、心肾、肝胆系统疾病的治疗独具心得,对临床不同病种而证属阳虚阴寒证型的治疗擅长大剂量使用中药附子为主组方施治而取效并独显特色。重视中医事业的人才培养工作,临床带教擅长从中医临床思维方法的高度指导教学。
王献民老中医,号“洄溪堂主”,河南西平人,中医世家,著有《扶阳医学临证传奇》一书。王献民老中医自幼受中华传统文化熏陶,精思《伤寒杂病论》,贯通火神派及扶阳医学心法,纵横于扶阳与温病,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郑州创办了"洄溪堂中医馆",并担任扶阳医学传承基地首席导师。王老中医在临床上践行仲景遗风——病脉证并治相结合,王老在祖传药方基础上,实践总结并改进的治疗肾病综合症、肿瘤、结缔组织病、免疫性疾病、原发性癫痫、哮喘、口腔溃疡、鼻炎、痔疮、白癜风及牛皮癣等皮肤病,以及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不孕不育、子宫腺肌症、多囊卵巢、婴幼儿积食等300多个经验方,常有药到病除之效。
张存悌,男,1947年生,辽宁沈阳人。1982年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现任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三院内科主任医师,全国扶阳论坛组委会常务委员。从医30年,以经典为本,擅用经方,对内、妇、儿、皮肤等科常见病、疑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一直钻研、阐扬火神派,著有《中医火神派探讨》、《中医火神派医案全解》、《中医火神派医案新选》、《火神派温阳九法》等书,系统揭示、总结了火神派的学术思想,开设网上“中医火神派”论坛,擅用附子治疗疑难重症,人誉“关东火神”。发表论文、医话200余篇,出版有《欣赏中医》、《品读名医》等专著20部。
(三)学术活动
自2007年至今,在广大扶阳医学专家的支持下,已举办了七届“扶阳论坛”,每届均将专家的报告论文整理成册,编写、出版为《扶阳论坛集》。2017年,扶阳医学基地打造了“扶阳论坛”的升级版——“国际扶阳医学大会”,到目前已成功举办了五届,社会反响良好。2020年,第四届国际扶阳医学大会分别进入长沙、南宁、郑州、杭州等城市,由一届一场发展为一届五场,每场会议参加人数逾300人,学术影响力覆盖上万人。扶阳医学传承基地通过拍摄大型系列纪录片《国医传》等方式,发掘了一批优秀的民间医生,客观反映了扶阳医学在深入基层、服务人民群众中所发挥的作用。以上活动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扶阳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后,将定期在国内外召开扶阳医学研讨会、推广会等。
<strong>必要性:</strong>1.响应政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国务院发布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中,明确提出“中医为体,弘扬特色。坚持中医药原创思维,积极应用现代技术方法,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彰显中医药特色优势。”2.学理与技术发展需要:扶阳医学特色突出、疗效确切、经济简便,可操作性强,且经过长期临床验证,其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历史悠久,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缺少一个相应的组织来系统挖掘整合推广。推进扶阳医学学术与文化深度联动与融合,可更好地将中医药力量融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工作中,更好地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3.需求需要:国家对中医药传承,尤其学术流派传承付出了非常大的努力,扶阳医学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确定的64个中医流派之一,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色,其理论系统完备、学术底蕴深厚、临床疗效显著、特色优势明显、发展脉络完整,学术特点上具有时代性,得到行业的广泛认同。同时,也得到了基层医师的普遍比较认可,需求量大但认识了解尚有不足。4.发展需要:扶阳医学需要系统挖掘与整理、科学评价,才能得到健康快速的推广发展,才能得到国际的正确认可与应用。<br /> <strong>规模预测:</strong>理事会总数400人左右。其中,中国:著名专家代表(大型医疗机构、专业学术研究机构)约300人,社区管理代表:基层卫生服务中心和基层医疗机构中医临床医生100人左右,中医临床研究人员40-45人,企业相关技术研发人员30人左右。同时将大力发展海外成员,努力扩大国际学术影响力:外籍代表100人以上,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