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适宜技术评价与推广委员会:联系人: 邱继文 联系电话: 18102118570 电子邮箱:wfcmscmat@163.com
中医适宜技术评价与推广委员会
中医适宜技术评价与推广委员会是以推广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的中医药技术、扩大中医影响力为主要研究内容,以传播中医文化,推动中医适宜技术规范化快速健康发展为主要工作目标的国际性学术团体。致力于中医适宜技术的挖掘、整理、评价、研究和推广应用、制定中医适宜技术的国际和国内行业发展策略,力争建成为具有鲜明中医特色,推动中医适宜技术标准化建设,引导学术方向、培训专业人员、服务社会的联合体。
中医适宜技术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历史悠久,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医适宜技术评价与推广委员会的业务领域重在集中精力、跨学科专门挖掘整理、评价并推广应用具有"简、便、效、廉"、具有中医传统特点的中医技术。这与其他分支机构如痧疗罐疗专业委员会、中医特色诊疗研究专业委员会,艾灸保健推广委员会等,侧重于某一技术的建设在业务领域有显著区别。中医适宜技术评价与推广委员会将综合针灸、拔罐、放血、艾灸、骨伤、推拿、康复等专业中有效、易学、成本低廉的技术,进行系统整理、标准化评价、标准化推广等,从而使这些中医适宜技术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简、便、验、廉”的特点并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在“中医药的春天”到来之际,需要充分发挥中医医疗技术特色优势的关键时刻,成立中医适宜技术评价与推广委员会将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人员队伍构成 中医适宜技术评价与推广委员会的团队核心成员将由国内外知名中医专业的学术带头人、学科带头人或骨干专家组成,积极邀请专职从事中医适宜技术评价与推广并做出突出贡献的一线专家参与,注重吸收热爱中医事业并做出贡献的中青年相关专家,以增强服务意识,促进学科发展。 同时,中医适宜技术评价与推广委员会相关组成人员还包括基层社区工作者、中医技术研究人员和方法学专家、康复科专家、治未病科专家及生产企业,从而形成全民参与的中医适宜技术评价与推广体系。 (二)代表人物 郭义教授现任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院长、针灸标准化研究所所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灸标准化研究中心试点建设单位负责人,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教学名师,获有国家级、省部级奖项十余项。多次赴香港、日本、美国、德国、英国、马来西亚、韩国等国家和地区讲学交流。兼任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建设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针灸学会刺络与拔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针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世界中医学会联合会中医疗效评价专业委员会员委员等职。专注于针灸技术的临床应用及原理、针灸标准化的研究,先后主持、承担和参加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课题80余项。主持制定了《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标准化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参与研究制定了中国针灸标准化基本体系,主持或参与制定了6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初步构建了中医针灸标准适用性评价体系,针灸安全性标准体系,搭建了基于神经电信息的针灸手法实验研究平台,首次采用神经电信息和非线性动力学分析法可客观表征不同针刺手法的特征,诠释了针刺手法的部分科学内涵,为手法的规范化及临床运用奠定科学基础。主持研究的“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应急救治技术”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选为第二批中医临床适宜技术推广计划项目。承担了中华中医药学会137个治未病标准项目中的“技术操作与特色疗法”组37个项目的分指导组工作,这些项目有望转化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的标准,从而走向世界。总主编《中医特色疗法入门图解丛书》(十四本),主编了《中医放血疗法》等多部教材著作。 张晓天主任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国际健康中心主任、曙光医院KY3H治未病中心主任,曙光医院首批高级中医师,澳大利亚注册中医师、针灸师,美国东方医学研究中心特约专家、韩中整合医学项目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团专家、中国医师协会国医科普之旅暨“治未病”百姓健康公益大讲堂活动首席专家讲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食疗研究会膏方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黄浦区慢性病防治专业技术委员会委员、亚洲中医药学会会员、澳洲AACMA、FCMA学会会员,《中国医学研究与临床》杂志常务编委、《疑难病杂志》特约编委、《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编委。临床工作二十余年,师从家承著名中医专家、中国第一、第二届名老中医师带徒导师、被誉为“疑难病专家”的张绚邦教授,为中国中医药学会临床特色“疑难病专科”项目负责人之一,并跟随夏翔、吴正翔、蔡淦等多名上海名老中医学习继承学术经验,一直从事中医老年病、心脑血管疾病及抗衰老的临床研究,主持推广“中医治未病进社区”工作,提出中医体检新概念,参与国家级和省市级科研课题14项,主持上海市科委科研课题两项、上海浦东新区卫生局课题两项,发表论文62篇,参编学术专著6本。 陈泽林教授现任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临床基础教研室主任,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标准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灸标准化研究中心试点建设单位第二负责人,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标准示范基地建设单位第二负责人,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刺络与拔罐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标准化建设委员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针灸装备设施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技术评估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治未病标准的“技术操作与特色疗法”37个项目组的秘书等职。致力于中医针灸的标准化研究、中医刺络拔罐疗法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及相关技术的评价与推广,发表论文100余篇,在拔罐方面提出了“天人地三部走罐法”、“发泡罐疗法”等技术,这些技术公开发表在《中国针灸》,在全国得到推广应用。主编高等中医院校创新教材《中医拔罐疗法》,担任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的副主编。作为第二位主持的“GB/T 21709.4-2008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第4部分:三棱针”获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发的2013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二等奖,作为第三位主要参与人参加的“GB/T 21709.3-2008 耳针技术操作规范制定及推广应用”在2015年获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6年,参加的“临床病症针灸治疗指南”获中国针灸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高希言教授现任河南中医药大学针灸学科带头人、河南省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河南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针灸学会针法灸法分会理事,郑州市针灸学会主任委员,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各家针灸学说》主编,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高职高专规划教材《针法灸法学》副主编。主持国家级和省市级科研课题4项,发表学术论文89篇,主编著作22部,获国家专利2项。 (三)学术活动 目前,由郭义教授等主办的中国针灸学会刺络与拔罐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已经达到9届,国际刺络与拔罐学术交流会已经达到3届,已在主流的新闻媒体和学术平台广为传播,在国内同领域内产生了较大学术影响,极大地促进了中医技术的推广和交流。同时,在国内已经召开了四次“技术操作与特色疗法治未病”学术交流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适宜技术评价与推广委员会成立后,将定期在中国、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召开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会、研讨会等。 (四)学科/专业发展方向 中医适宜技术通常是指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的中医药技术,包括针灸、拔罐、熏蒸、推拿、刮痧、敷贴等技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2013版《中医医疗技术手册》中,将中医医疗技术分为十一大类,93项基本技术。这些技术操作方便,疗效可靠,在各级医疗机构中被广泛应用,具有很好的普适性和群众基础。
中医适宜技术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历史悠久,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医适宜技术评价与推广委员会的业务领域重在集中精力、跨学科专门挖掘整理、评价并推广应用具有"简、便、效、廉"、具有中医传统特点的中医技术。这与其他分支机构如痧疗罐疗专业委员会、中医特色诊疗研究专业委员会,艾灸保健推广委员会等,侧重于某一技术的建设在业务领域有显著区别。中医适宜技术评价与推广委员会将综合针灸、拔罐、放血、艾灸、骨伤、推拿、康复等专业中有效、易学、成本低廉的技术,进行系统整理、标准化评价、标准化推广等,从而使这些中医适宜技术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简、便、验、廉”的特点并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在“中医药的春天”到来之际,需要充分发挥中医医疗技术特色优势的关键时刻,成立中医适宜技术评价与推广委员会将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