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康复专业委员会:联系人: 张海龙 联系电话: 13643718969 电子邮箱:fkftcm@163.com
肺康复专业委员会
分支机构名称:“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肺康复专业委员会”。 发展领域:在学会领导下,由从事肺康复及其相关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学者组成。以研究和促进肺康复发展与实践为目标,探讨肺康复领域的临床干预与实施方法、科学研究与评价方法,促进肺康复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发展。“肺康复专业委员会”以提供肺康复研究与实践的思路和技术为宗旨,将成为联系传统医学、中医肺康复治疗、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与方法等专业人员的纽带和桥梁。主要任务是为肺康复技术实施与推广、操作规范制定、疗效评价研究、成果转化推广、康复人才培养、组织框架建设等提供平台,扩大肺康复的地位和影响力。
肺康复是基于对患者全面评估的为患者量身定做的一个综合干预治疗方案,包括但不仅限于运动训练、教育、行为改变,目标是改善慢性呼吸病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并且长期坚持改善健康行为。因此,肺康复学会与其他呼吸疾病的专业学会在主旨、目的及工作内容上均有所不同。尽管共同关注的是呼吸系统疾病人群,但更强调多学科合作与患者个体化康复治疗相结合,从干预措施、临床实践、评价及随访方法、参与学科形式及实施模式等多方面均不相同。康复医学紧跟现代康复学的发展,立足于传统医学的身心调整优势,将心理、运动、营养等学科有机地整合,更强调对患者生存质量和身心调整的影响。
一、境内外研究现状: 慢性呼吸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全球四大慢性疾病,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危害人类健康。加强慢性呼吸疾病防治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长期重点任务,目前主要防治措施包括疾病预防、早期诊断、规律治疗(药物治疗、运动疗法、心理干预、肺康复等),其中肺康复被认为是非药物治疗的重要方法。因此,加强肺康复的研究及转化将具有重要意义。肺康复是康复医学重要组成部分,治疗慢性呼吸疾病具有循证疗效,尚需进一步加强相关领域的研究及转化推广等。近年来,北美和欧洲地区的肺康复已广泛应用于慢性呼吸疾病,并被证实有效,能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等。国内呼吸疾病的肺康复领域的研究及临床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目前国内康复医疗多以神经损伤康复、脊髓病变康复、运动损伤康复等为主,肺康复的组织机构、技术规范、临床治疗、循证研究、人才培养等较为薄弱,亟需加强肺康复相关组织建设、研究及推广应用。中医肺康复是在中医、中西医结合理论指导下,基于慢性呼吸疾病特点,吸纳传统康复技术(如太极拳等),融合现代康复技术理念及方法技术,形成新的康复技术(如导引等),目前已在慢性呼吸疾病诊疗中进行应用,并获得一定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呼吸困难,提高运动能力,改善生活质量等。但是,有关肺康复的团队建设、人才培养、技术规范等亟待加强。因此,成立中医肺康复学会组织显得尤为重要。 二、人员队伍构成及代表人物: 根据肺康复多学科合作的特点及学科发展、国际化合作等需要,需要整合临床呼吸病学、中医学、养生学、针灸学、运动医学、营养学、教育学及心理学等专业人员共同参与。 1.李建生教授(主要负责人)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中医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原学者。国家中医临床基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肺病学科带头人,呼吸疾病诊疗与新药研发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省重点学科中医学学科带头人,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负责人。主持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李建生教授先后承担了关于中医肺康复“舒肺贴”、“呼吸导引”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提升了中医肺康复临床研究的科研实力。 2.李素云教授 国家卫生计生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河南省名中医,河南省优秀专家,博士生导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病研究所所长,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研究病种COPD后备带头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肺病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肺病科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中药药理实验室负责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共计12项。在临床实践中建立了肺康复治疗室,开展多项中西医肺康复诊疗技术(心肺康复、益肺灸、呼吸操、呼吸功能训练等),提高了中医肺康复的临床诊疗技术和水平。 3.郑则广教授 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慢阻肺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COPD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老年医学医师分会常委,康复医师分会心肺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慢阻肺的诊治、呼吸康复、呼吸力学、呼吸治疗及其产品研发、移动医疗及其终端设备的研发。曾承担和参与关于肺康复研究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申请关于肺康复的发明专利十项。 4.Jack R. Harkema 医学博士。大学杰出教授, Pathobiology and Diagnostic Investigations主任。主要从事吸入毒理学、鼻毒理学、实验动物呼吸道毒理病理学等研究,揭示吸入或大气污染物导致的气道损伤的细胞和分子机制。主要研究上、下呼吸道在暴露或吸入有毒物质后炎症细胞及其介质在气道上皮转化(如凋亡、坏死、增生和化生等)病理过程的作用。揭示气道上皮细胞损伤和修复的机制,更好地预防或治疗大气污染物导致的疾病。共发表学术论文74篇(SCI收录)。 三、学术活动: 参与及举办专业学术会议(如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肺病分会、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肺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呼吸病分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等学会会议)、多学科学术沙龙,组织多中心开展中医肺康复的规范研究,促进国内外合作研究等。为国内外专家学者间的学术交流搭建桥梁、组织肺康复专业人才培训、开展学术交流和继续教育培训等。 四、学科发展方向: 联合国内外相关专家、团体,通过学术交流、课题合作等方式,将因呼吸系统疾病所造成的各种身心障碍、功能障碍等残障纳入肺康复的范畴,应用各种中医特色康复治疗手段,结合现代康复医学方法,促使病人的生理功能、心理状态尽可能地恢复到正常水平,从而回归到正常的社会生活、工作中去。遵循循证医学理念,按照国际指南研制规范,建立《肺康复诊疗指南》,在指南的指引下,将肺康复贯穿于疾病的诊断期、治疗期、治疗后的全过程,逐渐形成“临床、“科研”、“教学”三维一体的综合模式,在国内外肺康复诊治领域进行推广应用。
慢性呼吸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全球四大慢性疾病,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危害人类健康。慢性呼吸疾病患病率仍将进一步增高,死亡率为68/10 万,居慢性疾病死因第三位。随着社会健康意识的提高,生活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呼吸系统疾病导致残障功能的康复需求也进一步增加。 设立“世界中医学会联合会肺康复委员会”分支机构,将立足于更好地发挥中医综合康复治疗的优势,将传统医学、传统养生、运动与心理调摄、中医食疗等富有中国传统医学特色的并经过历史验证的有效方法与现代康复技术进行有效的结合,通过学会的组织平台,为肺康复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临床医生搭建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把肺康复领域内的新思路、新研究、新成果进行规范化临床指引与推广,服务于临床、患者和社会。 预计在分支机构设立后1~2年内,吸纳国内外肺康复研究相关领域专家百余名,发展海内外会员500~1000名,每年举办一次大型学术会议,进行肺康复领域研究成果的交流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