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健与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联系人: 张毅 联系电话: 13401132900 电子邮箱:2664354001@qq.com
儿童保健与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
儿童保健与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主要发展目前境内外急需的中医儿童保健,将中医“体质学说”与“治未病”思想相结合,建立“辨体保健”的儿童保健理念,应用中医食疗、中药、中医传统治疗(中医推拿、捏脊、点穴、艾灸、刮痧)、外治法、情志疗法、运动(武术)、中医五行音乐等绿色的自然保健方法,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促进儿童生长发育、身心健康、防病治病、以及残障康复等提供保健及健康指导的专业学会。
与现在实施的西医儿童保健是不同的,西医儿童保健将儿童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生长发育的监测和疾病的防治,中医儿童保健则以中医体质辨识法为基础,根据儿童不同年龄段的不同体质给予个性化的保健措施,比如饮食(制定个性化食谱、药膳) 、情志疗法、中药、外治法( 传统中药洗浴、三伏敷贴、三九敷贴、中药熏蒸等) 捏脊、点按小儿特定穴、耳穴、温灸等,制定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个性化保健方案,以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一、人员队伍构成: 主要根据中医儿童保健的特点,围绕患者最优化需求、学科发展、国际化合作等整合以中医治未病理念,中西医结合,由中西医儿童保健、中医儿科、儿童康复、针灸、中药、儿童神经精神、内分泌、眼、耳鼻喉、口腔、营养、护理等学科专业人员组成。 二、代表人物: 1.戴淑凤,北京大学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教授、主任医,新生儿专业主任医师,“中华中西医杂志”、“中国生育健康”等杂志常务编审,中国教育部及中国关工委早期教育项目首席专家,北京市科研项目专家组评委。擅长妇产科、儿科新生儿专业,熟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北师大研究生学历)及儿童神经精神疾病及神经行为科学、推崇并坚持中医学理念及疗法。1967年学习中医、针灸、推拿等中医学科,40多年的临床实践坚持中西医结合进行妇科及儿童神经精神及心理行为等领域疾病诊治。主编儿童健康教育及儿童心理行为矫治著作40多部,撰写小儿推拿教材三册,跟进性健康教育训练婴幼儿约8万多人次,矫治存在心理行为问题儿童约1万人次。 2.刘振寰,教授,博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南海妇产儿童医院。世界中联康复保健委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医学会儿科分会常委;中国针灸学会针灸康复专业委员会理事。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30多年,收治境内外智障及脑瘫患儿3万多例。发表论文258篇,SCI收录论文4篇。 3.徐荣谦,教授,博导,78年毕业至今就职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儿科。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会长。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教学研究会理事长等,《中医儿科学》主编。发表论文45篇,副主编著作8部,副总主编著作1部,主编著作5部。 4.王雪峰,教授,博、硕导。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带头人。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分会副理事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秘书长等。任《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中国小儿急救医学》、《中国神经再生研究>等杂志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防治小儿病毒性疾病及小儿脑瘫中西医康复技术。 5.高麗芷, 台灣大学職能治療系老師,感覺統合潛能開發學苑執行長,臺北市立萬芳醫學中心精神科顧問。1983年將感覺統合首次引進臺灣。主编《儿童情绪障碍与情绪管理>,2007年著「感覺統合:上篇--認識大腦、中篇--潛能開發、下篇--因材施教」榮獲新聞局金鼎獎。 三、学术活动: 将每年一次召开以中医儿童保健及健康教育的专题研讨会,以不同的视角,围绕中医儿童保健及健康教育相关领域以及疾病的诊治,预防,吸引多学科人员深入探讨,学科交叉融合,思维碰撞,促进儿童中医保健事业的发展。学术活动形式有:世界中西医结合儿童身心保健及健康教育、世界中西医儿童神经精神疾病康复、世界中医儿童亚健康教育、世界婴幼儿早期脑发展教育等学术会议; 四、学科发展方向: 将中医“体质学说”与“思想相结合,建立“辨体保健”的儿童保健理念,运用中医、中药、中医食疗、外治法、经络调理、中医五行音乐等保健方法,开展儿童强身益智、心理行为调适、神经精神疾病康复、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及跟进性健康教育指导方案, 使中医儿童保健及健康教育这一学科的各相关学科中亚分支的交叉融合形成稳定的新学科。 1. 中医儿童保健技术;2.儿童疾病的中医诊疗及健康教育;3.儿童神经精神疾病的中医康复技术;4.儿童中医食疗、中药、中医传统治疗、外治法、运动疗法、中医五行音乐等保健方法推广;5.中医儿童保健-康复多专业一体化团队的建立、人员培训及准入、人才培养、大学课程设立及教育等;6.中医儿童保健、疾病诊治及康复的新设备、新思路、新管理、新经济。
中医儿童保健是以中医体质辨识法为基础,根据儿童不同年龄段的不同体质,运用中医传统治疗、中医食疗、外治法、情志疗法、运动疗法、中医五行音乐等方法,给予个性化的保健措施。中医儿童保健与健康教育学科主要开展儿童身心生长发育监测,眼、耳、口腔保健,心理健康调养,防病、治未病,疾病辨体施治,神经精神疾病康复,残障康复,以及儿少卫生教育。中医儿童保健与健康教育涉及多个学科,因此需要整合多学科资源,以建立更人性化、更便捷、更能发挥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儿童保健模式,提高儿童健康水平。故拟申请成立“世界中联儿童保健与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 一、需求分析 儿童是人类的未来,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在过去30年中,全世界15岁以下的儿童人口从大约14亿增加到18亿。儿童数量在世界一些地区人口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在世界上的66个国家中,至少有40%的人口是儿童,有些国家人口的一半在15岁以下。儿童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生长发育始终处于一个连续渐进的动态过程中,不同年龄段小儿在解剖、生理、病理、心理等方面具有与年龄相关的规律性,因此,应根据小儿体质的特征、脏腑功能的个体倾向性及阴阳、气血、津液的盛衰虚实,总结出各自规律,从而划分出不同年龄段的体质类型特点,运用中医进行预防保健。中医儿童保健与健康教育学是对儿童进行整体、全面、连续性的健康管理,涵盖儿童生长发育监测,眼、耳、口腔保健,身心健康调养,防病、治未病,疾病辨体施治,残障康复,以及儿少卫生教育等方面,运用中医保健最大限度地满足儿童的发展需要,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构建智慧大脑和健康心态,将为儿童一生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儿童发展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儿童健康发展,对于提高各族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亦有重要战略意义。 二、规模预测 据上述分析,儿童占世界人口的比例高,根据其不同年龄段的体质类型特点不同,在临床亟须中医儿童保健专业医生,目前国内开展中医儿童保健与健康教育的机构还很少,其中专业医生缺乏是重要原因之一。本专业委员会成立后,将把培训专业医生作为日常重要工作,争取早日培养更多专业医生服务于广大儿童。本专业委员会会员预计500-2000人,每年至少举办大型学术会议1-2次,其他规模学术会议或专业培训5-1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