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药专业委员会:联系人: 唐广玉 联系电话: 0475-8857776 电子邮箱:mengyaow@126.com
蒙药专业委员会
名称:蒙药专业委员会 蒙医学在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各方面,都以阴阳、五行、五元学说为理论基础;同时,历代医学家通过与自然界的广泛接触,逐步发现了能够医治疾病的药用动、植、矿物,并根据阴阳五元学说的理论体系总结出了“药味、药力、药性、药能”等用药规律,形成了以蒙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与开发的蒙药学科。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包括医疗和保健在内的教学、科研、生产、临床等完整体系,其产业化层面的研究内容包括新产品、新技术研发;考证蒙药材资源分布,推广药材人工扶育、繁育,保证其可持续发展;蒙药传统炮制方法的传承与发展研究,建立科学、可控的产业化操作规范;拓展学术领域,丰富教学资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服务。蒙医蒙药也正在逐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此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可以更好的整理和发掘蒙药传统,并将其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下发扬光大,力争为全人类健康做出更多贡献。
1.与现代药学的区别:现代医学从人体解剖学的角度研究人体病变,药物也是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疾病表象。蒙药是我国传统医药学的分支,是以阴阳五元学说为整体的人体整体观,以三根、七素、六基证为基础的疾病辩证理论。用药也是以自然界生长的天然植物药材为主,通过望、闻、问、切按照人体不同生物节律施以不同的治疗药物,标本兼治。 2.与中药及其他民族药的区别:中医药与各民族药均具有各自的理论体系,其起源均与各民族的生活、起居及发展文化息息相关。蒙古民族在常年与寒冷、潮湿、风雪等自然灾害和疾病的斗争中,不断积累医疗实践经验,同时吸取了藏医及印度医学的部分基本理论,并把它与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相互渗透加以吸收,形成独特的蒙医理论,同时强调整体观念;用药是在蒙医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日常生活中积累与饮食、民族生活习惯等相渊源的特色药材及用法。
一、境内外现状 1.人员队伍与代表人物:目前,全国共有8省区有较为集中的蒙古族人口居住及文化传播,蒙医药院校、科研院所、蒙药生产厂、蒙医医疗机构等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地区,区外如辽宁、新疆等地有一些蒙古族自治县等也有少量蒙医医院、蒙药厂,但尚无一个世界性的团体或平台,将这些人员组织起来进行学术交流与研究。本次申请作为会长人选的巴根那,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蒙药学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自治区蒙药学学科带头人;国家民委-教育部蒙医药研发重点实验室主任、内蒙古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高等院校中医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医药杂志》副主编、中国医学高等教育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内蒙古自治区药学会副理事长、内蒙古自治区蒙医药学会副理事长、内蒙古自治区药学会蒙药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药学年鉴”特约编委、“中药材”杂志编委、“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编委、“中国天然药物分析”杂志编委、“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编委、“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蒙医药版)编委;在省级以上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牵头完成“蒙医方剂学”等4部统编教材、10余部自编教材、实验讲义、实习指导和教学大纲、2部专著的编写工作;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科委、内蒙自然科学基金、教育厅、卫生厅和学校立项的18项科研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民委项目2项、教育部项目1项、教育厅资助重大开发项目1项、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自治区攻关项目3项、民族大学开发重大项目1项;有4项已经通过自治区级成果鉴定;荣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二等奖1次、自治区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次、自治区优秀教材三等奖2次、自治区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和三等奖1次、厅局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一次、教育厅优秀教学科研成果二等奖一次、内蒙古青年知识分子科技创新奖1次,内蒙古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1次,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教育科技成果二等奖2次。获得第二届“乌兰夫蒙古语言文字奖”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杰出人才奖”。为蒙药的现代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蒙医药传统理论与现代研究的衔接架起了重要的桥梁。专委会骨干人员奥乌力吉利用其学习、科研的经验与资源,把蒙药引入现代化研究与产业化,完成多个蒙药新药的研究与开发,并成功实现产业化,取得了可观的经济与社会效益;骨干人员达瓦达布嘎是蒙古国国立医科大学教授,近年来往来于蒙古与中国内蒙古之间,传播相互的文化信息,为两国蒙医药交流与发展做了诸多贡献;骨干人员唐广玉是蒙药第一个三类新药的开发者,是把现代化工艺技术引入蒙药生产的首批人员之一;骨干人员博格日勒图、王秀兰是高等院校的教授,硕士、博士生导师,是蒙药人才培养者,多年来在蒙药教学、科研方面均做出了不凡的成绩。 2.学术活动:近年来,由内蒙古大学博格日勒图教授牵头,先后在中国、蒙古、俄罗斯、日本等国组织召开了6届“国际蒙药与新药研究学术研讨会”,目的是让蒙药走向世界,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学者人数达1500名以上,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影响。内蒙古蒙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于2014年10月正式成立并运营,2015年开展的主要学术活动有:(1)蒙医药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高峰论坛;(2)第七届国际蒙药与新药研究学术研讨会(中国通辽);2016年计划开展的学术活动:(1)2场蒙医药及蒙古族文化发展大讲堂;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前来演讲;(2)第八届国际蒙药与新药研究学术研讨会(中国通辽);(3)世界中联蒙药专委会蒙药发展学术论坛。 二、发展趋势 蒙医药理论别致,在药物种类、加工炮制、组方制剂、临床应用等方面也都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鲜明的地域特点。长期临床实践证明,蒙医药对常见病、多发病及某些疑难病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风湿病、血液病等具有独特的疗效,同时,在老年病的治疗及康复、保健、抗衰老等方面有着许多优势。但蒙药的科研与中医药相比,起步晚,基础差,参与人员少,涉及面窄;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迅速发展,参与研究开发的人员日益增多;从蒙药中寻找更理想、疗效更好的药品或保健品等造福于人类,是许多人共同的心愿,也是蒙药发展的必然趋势。蒙药现已逐渐走向其他省区,走向世界,在未来的人类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和潜力,发展前景广阔。 内蒙古是蒙医药的故乡,近年来,各级政府对蒙医药发展均给予了高度重视与支持,使其在短期内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本专业委员会成立后的发展方向包括:1.挖掘、整理和利用各地区蒙药资源。2.进行蒙药文化的对外传播与普及。3.对蒙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4.创建蒙药健康产业。总之,利用蒙药专业委员会这个平台,开展世界性的蒙药学术交流活动,打造蒙药品牌,为大众提供高质量的蒙药健康服务。
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医药的发展,蒙药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特色文化及产业,更是得到政府作为支柱产业加以支持。同时,国际上如蒙古国等一些国家,对蒙药的需求逐渐增多,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来到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就诊及购买蒙药。 一、成立该专业委员会的必要性 民族医药源于少数民族人民的智慧,又因地制宜地直接为各族人民的健康服务,它关系到生活在近2/3国土面积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群众的生命健康问题。发展民族医药不仅是一个医疗和学术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到尊重民族感情、尊重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蒙药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蒙古民族几千年来同疾病作斗争、并不断得到繁衍生息的重要基础;蒙药不仅是一门科学和技术,而且也是重要的优秀文化传统;促进蒙药文化建设发展,既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全面发展和繁荣我国民族医药事业的需要。因此开展蒙药研究,在振奋民族精神、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成立该专业委员会的可行性 随着近年来蒙药事业的不断发展,蒙医药诊疗、临床应用、教学科研、产品研发已成为了愈来愈重要的议题,日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然而,要全面发掘、系统整理蒙医药文化,促进蒙药发展,还需要有更多的学者齐心协力为之奋斗。对此,我们的筹建委员会已经先后得到了诸多国内外研究人员及机构的加入意向,为委员会的成立奠定了重要的人员基础。我们坚信,在专业委员会的指引下,将吸纳更多更优秀的学术力量关注或加入到蒙药的研究行列,为蒙药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规模预测 我们的专家团队不仅具有十分丰富的传统蒙药教学、科研工作基础,同时还具有蒙药现代研究的基础条件和国际社会资源,获得过国家各级相关的立题及支持,在蒙药专业科研、教学、临床应用和传播等领域做了大量的工作,为拓展国内外蒙医药文化交流领域搭建了广阔的交流平台,已成功举办了国际性蒙药学术大会多次,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内蒙古分会等组织的全国性学术会议也已多次。这些会议不仅有国内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亲临会议,而且还更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代表的积极响应。内蒙古蒙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的成立也凝聚了一大批致力于蒙医药事业的专家学者,依据以往的工作基础,我们预测本专业委员会的人数将会在100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