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抗病毒研究专业委员会:联系人: 闫滨 联系电话: 13791013232 电子邮箱:robinyan2002@163.com
中医药抗病毒研究专业委员会
拟定的分支机构名称是中医药抗病毒研究专业委员会,组织和联合世界各地中医药(天然药物)抗病毒领域教学、科研和生产机构,从事中医药抗病毒基础和应用研究,协同进行学术研究和产品研发。本学会涉及的特色学术领域包括中医药抗病毒的临床研究、温病理论研究、抗病毒中药配伍组方的理论研究、中医药抗病毒相关文献研究、中医药抗病毒物质基础研究、中医药抗病毒活性筛选研究、抗病毒中药药效和毒理研究、中医药抗病毒作用机理研究、抗病毒中药的制剂工艺、质量标准研究、抗病毒中药种植资源研究、抗病毒中药生药学研究、抗病毒中药抗畜禽水产病毒的研究。
中医药抗病毒研究学术领域不同于病毒学领域,不同于传统的中医温病学领域,和西药治疗病毒的药物研发领域也有明显区别。它立足于历史悠久的传统中医药理论和医学实践,结合现代医学和生物学技术,针对抗病毒治疗效果有限、有效药物稀少的现状,运用中医药学知识,为抗病毒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有段,研发更加有效的中药抗病毒新药,并揭示中医药抗病毒机理。
世界范围从事中医药(或天然药物)抗病毒领域研究、开发和生产的人员总数大约10万余人,分布的机构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药品生产企业为主,学科分布有中医学、中药学、药学、药理学、微生物学、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涵盖面广泛,但是方向都与中医药(或天然药物)抗病毒相关,都从事中医药抗病毒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或者相关管理工作。学科分布有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色,又有广泛基础 代表人物: 曾毅院士,现任中国预防疾病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首席科学家,病毒病预防控制所院士实验室主任,北京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院院长,马里兰大学人类病毒学研究所兼职教授,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资深顾问和实验室技术委员会生物安全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名誉会长。全球病毒网络中心(GVN)常务理事中国GVN主任。是中国肿瘤病毒和艾滋病病毒研究的开拓者。是中国第一位从事艾滋病研究的奠基人。张成博教授,医学博士,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山东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中医学会会员。全国高等学校中医药行业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国医学史》主编。主持和参与国家973课题一项,省厅级科研项目10项,完成省级课题4项。目前作为负责人承担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专项“有毒中药的“毒性与功效、证候”关系的基础研究分题-毒效理论体系构建及数据挖掘等关键理论问题研究”子课题。发表著作10部,点校著作8部。田景振,“中药学”泰山学者,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兼职有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 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剂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药药剂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等。先后主持过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06BAI06A15-01),科技部重大专项“山东省重大创新药物综合平台—中药创新药物平台”(编号:2009zx09301-013)和“‘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企业创新药物孵化基地建设- 抗糖尿病抗肿瘤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多维组合创新药物研发关键技术研究”(2010ZX09401-302-4-11)及“‘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创新药物研究开发•治疗老年性痴呆创新中药--醒脑益智胶囊的研制(2011ZX09102-003-06)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其科技成果转化累计新增经济效益50多亿元。2006年来主持完成国家级课题4项,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出版专著2部,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专利6项。刘奋勇教授,筛选平台负责人,泰州市病毒研究所所长、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公共卫生学院终身正教授,比较生物化学学科(系级建制)主任(加大伯克利分校),千人计划专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讲席教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评委、美国癌症协会(ACS)基金委员会评委等,在病毒学与抗病毒药物开发领域有30年的科研经历,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Cell,PANS)共发表六十多篇学术论文,研究成果在美国注册专利7项;研究成果在美国注册专利五项。 学术活动: 在中医药抗病毒领域,山东中医药大学联合境内外多家单位,于2014年6月获得科技部十二五重大专项“重大新药新药创制”专项“治疗温病的中药新药研发”立项批复;并获准成立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高校中医药抗病毒协调创新中心”。山东中医药大学与项目参与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泰州市病毒研究所、山东省医科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HIV、人疱疹病毒、高致病性流感病毒等重大病原体研究方面处于境内领先水平;形成了病毒学基础性研究、诊断方法研究、抗病毒药物研究和抗体工程研究等攻关课题组,建立了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基因芯片、生物安全和实验动物5个技术体系;拥有包括50余种人类常见病毒资源库和十余种细胞资源库;研制开发快速诊断试剂50余种;拥有7株荧光蛋白标记的病毒株和3个成熟的荧光蛋白标记病毒感染的动物模型;建立了病毒体外活性跟踪-快速分离技术、基于靶点发现的抗病毒作用机理研究技术、系统的体内抗病毒评价体系(28个病毒感染动物模型)以及免疫调节筛选与评价技术等一系列抗病毒中药活性物质的快速评价技术,为中药抗病毒的筛选与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持与保障。 学科发展方向: 优化研究模式,联合世界各地从事中医药抗病毒研究的同仁,揭示中医药抗病毒的科学内涵,推动现代抗病毒理论和中医理论的发展;解决中医温病理论、临床实践与现代抗病毒中药新药研究尚未有机结合的问题,开发符合临床重大需求的抗病毒中药新药;建立中药抗病毒高通量筛选关键技术,解决抗病毒中药药效成分不明确、抗病毒谱不清晰、筛选技术落后的问题;综合运用现代医学和生物技术,解决中药抗病毒作用机制不清晰的问题;建立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抗病毒中药药效评价技术,解决现有药效评价模式不能完全反映中药(复方)抗病毒的多组分、多靶点作用特点。
需求分析: 一、中医药抗病毒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医药传统优势领域 在新的卫生健康形势下,迫切需要进一步发扬。据统计,感染类疾病有60%由病毒引起。迄今为止,全世界发现的病毒已经超过3000种,其中能使人类致病的有1200余种。从全球看,除疫苗外,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稀少,对无疫苗预防的病毒性疾病缺乏专属性强的药物和治疗手段,病毒容易变异使得人类抵抗病毒的任务更加艰巨。而中国自汉代开始,就在众多医籍中详细记载了对瘟疫治疗方法,其中对天花、鼠疫、百日咳、麻疹等传染病描述是世界上最早的。东汉末年是中国瘟疫流行的高峰期,张仲景总结前人经验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写成世界第一部传染病专著《伤寒论》,对多种传染疾病的治疗方法做了详细的论述,不但方药沿用至今,其中灵活多变的辨证施治的方法还奠定了中医临床实践的基础。明代吴有性著《温疫论》,提出戾气“由口鼻而入”,是对病毒性流感的初步认识,并在治疗中采用辛凉苦寒,辟秽解毒的原则,对温病学派的形成做出巨大贡献。近年来,尤其是2003年SARS爆发以来,中国先后经历了甲流感、禽流感的流行,在对抗疾病的过程中中药抗流感病毒的效果获得了广泛承认。中药抗病毒的优势,在几次流感爆发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几年来发现众多中药有抗病毒效果,比如抗乙肝的中药有苦参、岩黄连、茵陈、莪术、枸杞子、叶下珠、白花蛇舌草、淡竹叶、女贞、赤芍、丹皮等中药,更大量的是众多抗病毒的复方。 二、成立中医药抗病毒专业委员会的必要性 不仅在中国,在世界范围内中医药抗病毒的基础和应用研究还是散在的,缺乏有序的组织,而缺少联合也导致在中医药抗病毒领域研究深度和广度上还存在明显不足,如无论单味药材还是复方,对中药抗病毒的研究尚不够深入,如药效物质分离纯化、活性成分筛选、作用机理等是中药抗病毒药物研发的瓶颈,现有的药物种类还不够丰富、制剂质量难以提高,需要进一步研究开发新产品,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所以,加强联合全世界从事中医药抗病毒研究相关的高校、科研机构和生产企业,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联合起来,对推动中医药抗病毒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规模预测 各地从事中医药抗病毒领域研究和开发的人员总数大约10万余人,分布的机构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药品生产企业为主,学科分布有中医学、中药学、药学、药理学、微生物学、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涵盖面广泛,但是方向都与中医药抗病毒相关,都从事中医药抗病毒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或者相关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