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免疫专业委员会:联系人: 周華 联系电话: 020-39318475 电子邮箱:scitcm@hotmail.com
中医药免疫专业委员会
中医药免疫专业委员会
暂无。
一. 中医药免疫是中医药学科的重要内涵 机体“正气”与“邪气”矛盾的对立统一及维持其相对平衡,是中医学理论 的主要基石之一。《黄帝内经》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说明任何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均与机体的正气虚弱有关。就任何人体生命而言,无一幸免会发生疾病及面对死亡威胁,这表明人体健康及生命活动的维护与维持,关键在于固护正气,避免邪气,这样才能减少疾病,益寿延年。从现代医学概念来讲,使机体抵抗力(免疫力)与致病因素的相互作用维持在适度水平,是维护健康的前提和条件。因此,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增强机体免疫力都是十分重要的。有鉴于此,基于独特的中医药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从现代免疫学角度出发,研究人体健康、养生保健、疾病防治的方法与手段,具有重要的医学理论和医疗实践价值,也将赋予现代中医药学新的学术内涵。 早在16世纪,我国明代医家即发明了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法”,被誉为现代免疫学之先驱。清代《痘科金镜赋集解》载:“闻种痘法起于明朝隆庆年间(公元1567~1572年)宁国府太平县(今安徽太平)……由此蔓延天下。” 天花是一种烈性传染病,患病者死亡率非常高,或严重损坏面部容貌。古医书中的“豆疮”、“疱疮”等为天花之别名,可为互参或溯本求源。明代医家所发明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法”,与当代西医学的“牛痘接种法”比较,其基本原理是一致的。新中国成立后,中医药研究与发展被纳入国家的正规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体系,使中医药学科的学术内涵进一步成熟和完善,中医药免疫便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成立“中医药免疫专业委员会”将有助于促进中医药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 二. 中医药免疫正在发展成为中医药学的优势研究领域和新的分支学科 衡量任何新学科是否业已形成,关键在于检视该“学科”有无有别于其他 学科的独特理论或理论体系,以及是否能够运用其理论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包括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等。中医药学科具有该等学科特征,故它是广受国际医药学界所认同的传统医学学科。中医药免疫具有成为中医药学新的分支学科的发展趋势,而其学科特征正在逐步形成和发展。从另一方面讲,尽管传统中医药学富有现代免疫学的基本思想,但这种“思想”仅是朴素的和很不完整的。中医学拥有“人痘接种”的历史性免疫尝试,但这并不意味着具有现代免疫学的概念与方法,也不能代表中医药免疫学的学科形成。相反,中医药免疫学新学科正是在当代中医药研究中开始逐步形成、发展及完善。正因为如此,我们迫切需要扩大中医药免疫学人才队伍,包括吸引港澳台地区和海内外的中医药免疫工作者参与,这样才能加速中医药免疫研究进程与学科发展步伐。 中医药免疫的涉及范畴很广,包括基础理论、实验技术、临床应用、新药研发等,特别是抗炎免疫、肿瘤免疫、生殖免疫领域,呈现着十分诱人的发展前景。在肿瘤免疫方面,许多学者认为采用中医药免疫方法治疗癌症,是癌症综合治疗和带瘤生存策略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广大西医临床肿瘤学工作者的认同,一大批中医药传统方药和现代中成药正在中西医临床医疗中广泛应用。在抗炎免疫研究方面,中医药正在成为我国这一研究领域的优势与特色,也是我国创新药物研究的重要途径。例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雷公藤制剂、青风藤制剂、白芍制剂,均已发展成为我国治疗该类疾病的主导性中成药。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免疫专业委员会筹建负责人刘良讲座教授及其研究团队,长期从事中医药抗炎免疫研究,他们基于中药青风藤治疗风湿病的文献记载和临床经验,以青风藤活性成分青藤碱为原料,与湖南正清制药集团合作,成功研发了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普通片和注射剂系列中成药,并在全国30个省市的各大医院广泛使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是我国首个中药缓释剂,其研制成功促进了我国中药缓释剂产业发展。此外,该研究团队亦在中药抗风湿与抗关节炎药物安全用药、质量控制方法与标准、关节炎模型制作创新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一系列成果,由此获得了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最近,该研究团队通过抗炎免疫中药药理研究,获得了治疗癌症和炎症性疾病创新药物研究的重要发现。癌症和炎症免疫性疾病是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最大威胁, 而由免疫活性细胞IKK-ß蛋白酶至NF-KB转录因子所组成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活跃于该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全过程。近年来,国际医学界基于个体化医学原则,致力研究癌症与炎症免疫性疾病不同个体的基因类型与变异特征,成功研发了治疗肺癌、结肠癌、乳腺癌等分子标靶新药物。但是,不同的个体或人群常常基因类型或基因变异很大,已有的标靶治疗药物仅能适合于某些特定的患者群。换言之,许多特定基因类型或基因变异的患者仍然缺乏有效的标靶治疗药物。就已知的IKK-ß蛋白激酶抑制剂来说,其药物结合分子靶位为半胱氨酸-179及ATP分子结合位点, 但当这些分子靶位一旦发生基因突变, 已知的IKK-ß抑制剂便会顿时失效。刘良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发现了中药二氢杨梅素能与半胱氨酸-46的药物结合分子靶位结合,从而抑制IKK-ß蛋白激酶而抗炎,故中药二氢杨梅素对半胱氨酸-179及ATP分子结合位点变异的炎症性疾病患者可能仍然有效。这一发现为研发新的抗癌和抗炎新靶标药物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研究者们可以利用IKK-ß半胱氨酸-46分子靶位筛选出更多、更好的抗癌与抗炎新药物。该发现已经获得澳大利亚政府创新发明专利证书,填补了炎症免疫细胞IKK-ß蛋白酶半胱氨酸-46药物结合位点研究的国际空白。这一科学发现,不仅是中医药抗炎免疫研究的重大发现,也说明通过中医药研究能够为现代医药学带来科学新发现,从而推动现代医药学进步。此外,该研究团队还根据中医药理论和中药复方治病原理,首次提出了中药复合化学成分“免疫耐受诱导剂”的研究新思路。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过程中,T细胞过度激活是最主要的共同病理机制,故现代医学研发了一系列的免疫抑制剂治疗该类疾病,但常常难以停药,因多数患者在停药后疾病复发,而长期治疗的药物副作用大,患者难以耐受,这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性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难题。为此,刘良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基于T细胞PKCθ和NFAT两条信号通路在炎症性疾病细胞激活与炎症因子风暴的产生原理与作用,以及中药复方多成分通过多途径、多靶点产生整合调节作用的“三多”原理,建立了以抑制PKCθ通路和激活NFAT通路筛选复合成分中药免疫耐受诱导剂的新方法,并且获得了上述通路的中药单体抑制剂或激动剂,这为研发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抗器官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创新药物开辟了新途径。然而,上述工作仅仅是我国中医药免疫研究的小小缩影,却展示着该研究领域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 从事中医药免疫的国内外团队已经形成 首先,免疫性疾病涉及的病种多,范围广,社会需求大。仅自身免疫相关 疾病,据统计达80多种,包括内、外、妇、儿、眼、肿瘤等各科,故有大量的临床医生和基础研究工作者正在从事中医药免疫相关的医疗工作,可资调动与激发的人力和智力资源很丰厚。此外,这也说明中医药免疫的学科范畴,并非仅仅局限于风湿免疫性疾病。 第二,拥有了我国从事中医药免疫基础研究的人才队伍。早在15年前,我国免疫学界的资深学者杨贵贞教授等,即大力倡导开展中医药与免疫研究,这体现了老一辈科学家们独具慧眼,预测着中医药免疫研究领域的发展潜力和前景。在杨教授的支持下,2005年正式成立了中国免疫学会中医药免疫分会,这在我国西医药界是少有的。该学会成立后,聚集了一批中医药与免疫研究人才,这为成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免疫专业委员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三,中医药免疫研究日益受到港澳台地区和海外知名学术机构所青睐。在港澳台地区,大多数高等院校均有从事抗炎免疫和抗癌候选药物研究的学者,主要采用多学科结合的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中药活性单体化合物及复方提取物药理作用的分子机理等,其研究水平能与现代医药学的同类研究相媲美。国外亦一批知名学者,如美国耶鲁大学郑永齐教授、德国Prof Tomas Effoth、澳大利亚Prof. David Addson等,正在专注于抗癌免疫干预药物筛选,并已取得显著进展。上述知名专家,将被邀请为中医药免疫专业委员会的学术顾问,亦希望以此为纽带,吸引更多的海外学者加入该专业委员会。 第四,国内外学者纷纷与中国内地合作,或建立联合实验室,从事中医药免疫研究工作。最近,广州医科大学中法霍夫曼免疫研究所正式成立,藉此建设该校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准中药及天然免疫调节药物研究平台。该所以世界著名免疫学家、诺贝尔奖得主、美国科学院院士霍夫曼教授命名,并将进一步引进或者遴选顶尖的科学家,从临床疾病(重点是肿瘤免疫学、过敏与炎症)的角度,研究疾病发生发展机制及防治措施,以及创新天然药物。澳大利亚阿德兰德大学与山西中医学院及振东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联合中药新药研发中心,重点是创新抗炎与抗癌药物。可见,世界越来越多的知名科学家正在纷纷加入中医药免疫的研究队伍,也预示着该研究领域的巨大潜力。 综上所述,中医药免疫是中医药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业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和重点。目前,许多免疫相关疾病(特别是慢性及难治性疾病)仍然缺乏理想的防治方法与药物,国际医药学界已纷纷把目光投向了中医药。因此,我们要充分把握机遇,加速聚集人才和优质研究项目,加快研究及产学研合作步伐并取得成果,藉以掌握我国在中医药免疫研究领域的主动权,这正是建议成立中医药免疫专业委员会的主要目的之一。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