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膳食疗研究专业委员会:联系人: 侯丽梅 联系电话: 0731-85549366 电子邮箱:dfx0846@163.com
药膳食疗研究专业委员会
名称:世界中联药膳食疗研究专业委员会。 发展领域界定:药膳食疗研究专业委员会是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将发展重心指向人类自身的幸福感”等伟大战略思想,弘扬中华食疗文化为宗旨,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总会的领导下成立,是世界中联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目前世界上药膳食疗养生领域内唯一的、最具权威性的国际性学术团体。 学会致力于增进世界各国(地区)药膳食疗学术团体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继承、弘扬和发展中国传统药膳食疗保健学科的成果,加快中医药膳产业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促进中医药膳进入各国卫生保健体系,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学会致力于: (1)发掘、整理药膳食疗文化古籍,出版药膳食疗专著并组织科研课题,主编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药膳学》统编教材,指导药膳食疗生产企业,规范药膳食疗相关行业,推动药膳食疗事业的研究和发展。 (2)定期召开国际药膳食疗学术研讨会,举行海外专家座谈会,深化并加强中医药膳国际间的交流,使药膳食疗养生保健能够更好的走出中国,走向国际,为中医药膳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3)协助政府部门制定中医药膳食疗相关的行业规范和技术要求,对从业人员和单位进行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 (4)组织专家组与生产企业对市场上的药膳食疗产品制定国际标准和进行技术评审和鉴定,组织不同形式的技术交流和比赛。 (5)创办药膳食疗期刊、公众号及网络平台,推广药膳食疗文化,为大众提供发表、交流、学习药膳食疗专业知识的平台。 (6)创办药膳食疗专科学校和培训班,培养中医药膳食疗专业人才。
(1)人员队伍构成: 本专业委员会拥有国内知名药膳食疗养生方面的专家教授团队。 专业团队有:窦国祥、彭铭泉、叶锦先、王世民、谭兴贵、赵霖、陈德兴、邓沂、庞宇舟、唐友明、刘平安、马宗华、吴正治、谢梦洲、李桂凤等100余人。 (2)代表人物: 专委会会长—谭兴贵教授 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美国加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学术传承导师,世界药膳与养生产业联盟主席,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药膳食疗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中药协会药膳食材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药膳食疗学会(香港)执行会长,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会长,药用植物功能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东方食疗与保健》杂志社长,《东方药膳》杂志主编。 因长期潜心研究中医方剂学和中医药膳食疗营养学,谭兴贵教授对中医复方的配伍、中医药膳方的用药、配食有深入的研究,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系国内知名药膳食疗学专家。 专委会秘书长:陈宏斌教授 内科副主任医师,安徽人,广东宏元堂中医连锁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宏元堂”中医品牌创始人,国医大师张大宁亲传弟子。 世界中联药膳食疗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谭兴贵教授学术传人,现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药膳食疗研究委员会秘书长,广东省东莞市政协委员。 出生中医医学世家,长期从事消化内科疾病的诊疗工作和中医五行体系的学术研究。致力于“中医五行疗法”的研究和实践,运用中药穴位贴敷、中药泡浴、穴位药灸、膏方、药膳食疗等方法在慢性病治疗和康复方面造诣精深。尤其在抗衰老、老年病、晚期癌症的治疗调理及中医康养方面学研俱丰。 专委会名誉会长&学术顾问 名誉会长 黄惠勇 湖南中医药大学 教授 名誉会长 刘维忠 甘肃省卫生厅 教授 学术顾问 谢英彪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名医馆 教授、主任医师 学术顾问 杨世忠 海南医学院 教授、主任医师 学术顾问 叶锦先 福建中医药大学 教授 学术顾问 彭铭泉 四川省药膳协会 研究员 学术顾问 王世民 山西中医药大学 教授 学术顾问 项平 南京中医药大学 教授 (3)学术活动: 共召开了10次学术年会、15次国际性药膳食疗大会;每年的学术年会收录了药膳食疗领域的基础研究与探讨、药膳食疗临床研究、药膳食疗实验研究、药膳养生食品标准以及工艺研究等方面的最新研究动态及方向,已出版论文集十余本,共计1387篇。 共出版多部学术性和科普著作以推广传统药膳文化,如:谭兴贵教授的《中国食物药用大典》、《中华养生丛书》、《百病食疗方》、《家庭常用食物食疗方》;何清湖教授的《吃治百病系列》丛书;唐大寒教授主编的《糖尿病饮食营养治疗》等4部及参编《新编实用临床营养学》、《内分泌学》、《实用社区护理》等专著。据不完全统计,药膳研究院专家团队目前发表科研课题883项,发明专利336项,产品研发76项,获奖312项,学术成果3522篇,出版学术性和科普著作764本。 学会还创办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东方食疗保健》会刊;开办了5期中医药膳食疗师培训班,培养了大批药膳食疗骨干;设立了“药汤养生、民族药膳、妇科药膳、母婴保健、药食同源功能食品开发”等19个研究学组。当前,学会已成为国内和亚太地区具有相当实力和影响力的国际性学会。 专业发展方向: 目前,专业委员会已成立学组17个,会员700余人,团体会员20个,会员单位涵盖中国大陆30余个省市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及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意大利、奥地利、秘鲁、法国、英国等国。 专业委员会还创办了两个药膳研究会和一个药膳与养生产业联盟,即“国际(香港)药膳食疗学会”和“湖南省药膳食疗研究会”、“世界药膳与养生产业联盟”。
必要性: 目前,健康产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兴产业,美国健康产业占GDP比重超过15%,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的健康产业占国家GDP比重也超过10%;而我国健康产业占比仅为4%至5%,随着健康中国战略落地,‘十三五’期间围绕大健康、大卫生和大医学的医疗健康产业有望突破10亿元市场规模。 到2030年,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把“共建共享、全民健康” 作为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核心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坚持政府主导与调动社会、个人的积极性相结合,推动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落实预防为主,推行健康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生,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实现全民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在《迎接21世纪的挑战》报告中指出:“21世纪的医学,不应该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应以人类健康作为医学研究的主要方向。” 弘扬中医药膳养生文化对于促进人类健康事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既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又具有产业价值,对其进行产业化开发,是实现我国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目标和任务的重要内容,其价值绝不仅限于经济层面。因此,我们应当不断完善中医药膳养生文化体系,促进药膳养生文化产业的发展。 伴随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健康开始成为中国百姓最为关注的民生问题,而中医药膳食疗养生行业随着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治未病是国际健康发展趋势,药膳食疗养生将逐渐成为人们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生活方式,也是减少国家医疗支出的重要途径。